重磅消息
据美国石联网最新消息,美国国内产业对中国石英台面(贴面)板申请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,并于4月17日向美商务部提交正式申请书,301家中国石材生产商涉案被列入反倾销企业名单!
事件背景
2018年4月17日,美国商务部收到其国内产业申请,决定对中国石英台面(贴面)板申请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,该项调查涉及的海关商品编码比较多,该案倾销调查期为2017年四季度和2018的第一季度,反补贴调查期是2017年全年。
据悉,中国301家生产商被列入申请名单,主要涉案产品是用石英砂等材料加上树脂等材料做成的人造石面板,可以用于厨房和卫生间台面,浴缸包围或部分替代墙面砖等。
所涉及的海关商品编码比较多,如下图(请注意税号仅作参考,是否属于涉案产品须看申请书中产品描述):
涉案产品原文描述:
反倾销对石材行业的影响
美国目前依旧是中国石材出口第一大国,2017年出口美国石材总值达到13亿美元,相当于中国出口石材的1/5(20%),其中人造合成石出口33万吨,7.09亿美元,相当于美国从中国进口石材的54%。石英石属于人造石,这次美国针对中国石英石台(贴面)面板出口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,意味着我们国内的石英石生产企业将有可能面临着巨大的出口危机。
首先,反倾销反补贴必将严重影响人造石对外出口量,削弱产品竞争力。一旦我国石英石产品在美国进入反倾销程序,并被作出肯定性的裁决,美国通过反倾销限制石英石台面(贴面)板产品的进入,必然增加其国内石英石的生产,导致出口美国的石英石市场急剧缩减。同时,高额的反倾销关税,会提高产品的价格,必将严重削弱国内石材生产及出口企业(特别是以人造石生产为主营业务的企业)的产品竞争力。反倾销还具有一定的连锁效应,美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可能导致其他国家采取类似措施,从而进一步的打击国内石材市场。
其次,不利于国内石材产业结构的正常发展。由于对美石材出口市场的缩减,使得部分石材企业的出口产品只有转回头投入到国内市场,与国内原有的产品抢夺市场,这势必造成市场供求失衡,价格下跌,以至于产品严重积压,造成产能过剩,大批工厂被迫停产,从而严重影响国内石材产业结构的正常发展。
最后,将严重损害石材企业产品的市场形象。一方面,反倾销会使国内部分外贸企业原有业务客户逐渐流失,从而减少或丧失海外市场份额,再重新进入失去的市场非常困难;另一方面,部分企业可能为了避免反倾销关税带来的超额成本,以次充好,造成中国石材出口市场出现低价劣质的情况,带来一系列的恶性竞争事件。
对策分析
面对美国赤裸裸的反倾销措施,超300家的涉案企业该如何面对?石联科技呼吁整个石材产业都应当严阵以待,指不定哪天又来一出大理石反倾销反补贴?作为涉案企业,面对突如其来的反倾销申诉,只有积极应诉,认真应对反倾销工作,坚持不懈、顽强抗辩、据理力争,才是唯一出路。
首先,只有积极应诉,才能保住市场。不应诉等于不战而降,要转变畏惧国际官司的心理,如只有少数企业应诉,出口比例小,对方也可以认定代表性不足,拒绝提供资料。涉案企业应协商形成整体优势,积极配合抽样、问卷、考察、取证、查证等调查程序,从企业自身产业、产值、产量等实际出口状况出发,努力提供有力的资料及证据;
其次,理顺生产商与出口商的关系。由于出口商与生产商相分离,一旦出现反倾销案子,一定要紧密配合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共同承担应诉责任,任何一方都不可推卸责任。
最后,要善于做好国外代理商、相关产业组织及合作客户的联系沟通工作,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,尽可能让美方相关合作伙伴、代理商进行斡旋、游说,并给予支持和理解。
美“双反”调查程序
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的全部调查程序可分为5个阶段,每个阶段以商务部或委员会作出一个决定而结束:(1)商务部发起调查;(2)委员会初步调查阶段;(3)商务部初步调查阶段;(4)商务部最后调查阶段;(5)委员会最后调查阶段。
这5个阶段的法定截止日期如下:发起调查在提交申诉书之后20日内,委员会初步决定在提交申诉书之后45日内,商务部初步决定反倾销案在委员会初步决定后115日内,反补贴案在委员会初步决定后40日内,商务部最终决定在商务部初步决定后75日内,委员会最终决定在商务部初步决定后120日或在商务部最终决定后45日,选择两者中较晚的一个。(下图为某铜版纸“双反”案例调查流程)
*注:反补贴调查程序与反倾销调查程序类似,只在某些法定截止日期上略有区别。
中美贸易战
值得一提的是,3月23日凌晨,“中美贸易战”正式打响,美决定从3月23日起对中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%和10%的关税;4月4日,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,将对我国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%的关税;4月17日,美对中国石英台面(贴面)板申请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,两者是否有关系,相信各位自有主见。
——来源于石联科技